龙须沟治理:北京的“百姓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多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建党99周年来临、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自然资源、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看过老舍作品《龙须沟》的人想必对旧社会此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印象深刻:一场大雨过后,龙须沟附近污火漫溢,各种臭猫臭狗、垃圾和漂浮物直接涌进居民家中。雨季过后,时有瘟疫发生。
旧时的龙须沟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正是解放前龙须沟地区生存环境和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的许多街道,尤其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都没有下水道。肮脏程度最严重的就是龙须沟,离半里路就可闻到臭味。
《龙须沟》(1953年版)剧照
(图片来源:北京人艺官网)
龙须沟历史沿革
底图来源:北京市基础地理底图东城区成果(8开)-
天地图(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其实龙须沟本不是臭水,河水清澈。
《天咫偶闻》记有:
宿雨初霏,踏青至天桥。
登酒楼小饮,杯柳清波,漪空皱柳。
渺渺余怀,如在江南村店矣。
”但是到了清宣统年间,就变成臭水沟,《宣统北京城图》上将其标为“龙须沟”。
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汇集了上游和沿途排进来的污水,这条曲曲弯弯的明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民国六年至二十三年(1917-1934),为整治龙须沟,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而东南仍为明沟,两岸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北平和平解放前,龙须沟一直是旧北京当地居民的一个心腹大害。但是,过去历届旧政府不但对此从不过问,反而多次借口修沟,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吞吃修沟款项。
图片来源:老北京网
龙须沟一带居民,依旧日复一日地饱受着这条臭水沟的种种危害。
制定整治方案
北平和平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市发展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把一个臭气熏天的旧北京改造成为一个清洁卫生的新北京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进城以后,市委明确了市政建设“为劳动人民服务、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 的方针。
从1950年开始陆续整治了8条臭水沟,龙须沟是其中的典型。
1954年的龙须沟
(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建档案馆)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份关于1950年的工作计划指出:
下水道在北京是很严重的问题,经过去年的调查,不能不想办法,即或财政再困难,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关系几百万人民的健康,所以把这项列为市政建设最重要的一项。
旧时的龙须沟(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1950年2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修建龙须沟下水道工程。
整治龙须沟工程当时有三大难点:
(一)金鱼池、龙须沟地势太低,流域径流量大。
经过测量,龙须沟原有沟身(断面)只能泄水4-5立方米/每秒,而上游流域范围内汇集的流量,根据计算将达到14立方米/每秒,需要将明沟改建成直径为2.4-3.8米的大沟才能容纳。但是,这样大的暗沟,限于当时的施工机械条件,还无法施工。
(二)施工沟槽宽深,拆迁工作量大。
从沿线8个坑探地质资料来看,地下土质大部分为垃圾垫土,一般在5米以下才能见到老土,0.6米以下就出现地下水和流沙,加上明沟两侧岸边狭窄,修这样大的暗沟需要开挖5-6米深的沟槽,两侧居民房屋势必都要拆除。
(三)南护城河需要疏浚挖深。
由于改建后的暗沟属于整个排水流域的下游干沟,埋得比较深,为了通畅排水,下游的南护城河也要随之疏浚挖深,河上的铁路桥、左安门桥及广渠门桥都要拆除重建。这些困难在解放初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按照治河治水的正常规律,先修下游,后修上游。应先按部就班地疏浚南护城河,后修建下游干管,再修建上游支管。但是在1950年,为了尽快地改善当地的环境卫生,所以只能按轻重缓急,先解决主要矛盾,消灭臭水沟,以后再改善排水状况。
为此,卫生工程局设计处做了七个设计方案,经过反复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截源分流”的方案。即将东、西、南、北汇入龙须沟的雨水,分别截住另修下水道分流排走。
工程实施部署
1950年2月,市卫生工程局成立了龙须沟工程处,自2月15日开始,进行现场勘察施工测量,以及一系列施工准备工作。
龙须沟工程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是1950年5-7月,重点是将天坛大街至天坛北坛根的明沟改为暗沟;
第二期是1950年10-11月,重点是将红桥至太阳宫的明沟改为暗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两期工程共计完成新建干支管下水道9380.76米,
疏浚明沟1995米,
填平旧明沟土方11820立方米。
两期工程造价共为665729元。
工程进行中,有关部门克服了地下水水位过高、雨水太多、土质太坏、街道很窄、两旁房屋不坚固以及施工技术上的很多困难,基本上解决了龙须沟地区的积水问题。
除了将明沟改建成暗沟外,人民府还为龙须沟当地居民修了马路,安了路灯,通了电车,装了自来水和公共水站。以后在1958年又将金鱼池一带垫高了一米左右,把成片的破旧危险房改建成一幢幢整齐的住宅楼,金鱼池龙须沟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大意义及社会反响
治理龙须沟无疑是一声惊雷,惊动了整个北京城的老百姓。通过这件事,老百姓真正了解了共产党,社会各界人士对治理龙须沟也予以广泛关注。
北京是作家老舍的故乡。1949年12月老舍回京以后,面对北京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极大鼓舞。为了写龙须沟,老舍不顾自己的腿疾和盛夏的炎热,亲自前往龙须沟察看,为《龙须沟》的写作奠定了现实基础。
在老舍眼中,在建设新北京的许多事项里,治理龙须沟特别值得歌颂,因为政府经济上并不宽裕,可是还下决心为人民除污去害。政府不像先前的反动统治者那么只管给达官贵人修路盖楼房,也不是只管修整通衡大路,粉饰太平,而是先找最迫切的事情做。尽管龙须沟是在偏僻的地方,政府并不因其偏僻而忽视。因为这是人民政府,所以真给人民服务。
至今,整治龙须沟,仍被北京人赞誉为“百姓工程”。
龙须沟一期工程竣工后不久的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国庆庆祝大会上做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周恩来总理自豪地说: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政府,曾经在一年内做了这么多有利于人民的工作……给予人民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个政府,就是中央人民政府。
”周恩来的报告是对新中国的极好诠释,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就是由无数个像治理龙须沟这样的事例来体现的。
金鱼池、龙须沟地区的三次改建
政府在整治龙须沟的同时,于1952年将金鱼池清挖整修,拆除纵横的土埂塘界,打通池水,建成“凹”字形,又称“元宝湖”。湖周进行了绿化、美化,修筑栏杆雨道,金鱼池旧貌换新颜。这是人民政府对金鱼池、龙须沟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改建。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水位下降,池中泉水枯竭。为解决居民住房困难,1965年对金鱼池地区又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建,填平湖面,陆续建起了五十多栋简易居民楼,形成了今天的金鱼池东、中、西街。当地百姓第一次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楼房。
经过30多年使用后,简易楼成为严重破损的危房,随着市政府“房改带危改”政策试点项目的展开,2001年4月又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三次大规模改建。
如今金鱼池地区已建成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精品社区,整体建筑设计风格“仿古”而不失现代韵味。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图片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 , 激发出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其中,龙须沟的治理与新社会紧密相连,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新旧社会转变的象征。
龙须沟治理工程的意义,早已超出北京,成为国家记忆和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1] 李裕宏. 整治龙须沟[J]. 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2009(11).
[2] 瞿宛林. 龙须沟治理——一个新时代的象征[J]. 前线,2009(06).
[3] 刘洪利 姜迪. 北京城解放初期清运垃圾漫记[J].城乡建设,2020(05).
[4] 苏峰. 60年前北京的下水道改造工程[J]. 北京党史,2013(03).
[5]郑天翔. 回忆北京十七年[M]. 北京出版社,1989.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